
圖片來源:Canva
全球減碳趨勢漸增
隨著國際環境意識抬頭, ESG與減碳逐漸成為國際趨勢,主要經濟體及排碳大國如美國、中國、日本,都宣示碳中和時間表,歐盟CBAM(碳邊境調整機制)也將於2023年試行,針對出口歐盟的高耗能產品收取碳關稅,這些都將使綠電需求市場不斷擴大。

圖片來源:Net Zero Tracker
綠電市場需求,東亞市場潛力
聯合國環境計畫與Bloomberg NEF報告中,RE100承諾的新能源需求加總起來,未來十年全球綠能呈現嚴重供給不足,2030年「RE100」成員需要總電量近3000億度,但目前在規畫中的新能源產能只有不到1,000億度,未來綠電佔比需求逐漸提升,缺口也將持續增加。
根據綠色和平日本辦公室報告,未來十年東南亞將有 2,050 億美元的再生能源投資機會,是過去十年煤炭市場的2.6倍。中國、日本、韓國近期宣布的碳中和承諾,成為推動東亞地區公共開發銀行(PDB)開始投資東南亞再生能源市場的主要動力。
所以什麼是綠電?綠電又如何取得呢?
定義上來看綠電指的是生產的過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趨近於零,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較低,主要來源為:太陽能、風力、水力、生質能、地熱等。簡言之,綠電就是由再生能源所發出的電力。
再生能源售電業者可以將產出的電力以綠電的型式售出,並且所賣出的每一千度綠電,代表買方會獲得一張再生能源憑證(T-REC)。再生能源憑證在台灣是透過電證合一的方式取得,也就是說買到電的商品本身(電力使用),同時買到它的正面環境效益(綠色效益)。
企業與購電用戶可以透過標檢局主導的「綠電憑證交易平台」上媒合售電業者完成綠電交易。依據標檢局建議,每張憑證的價格約在1,000至2,200元左右。
台灣電業法修正,建立再生能源憑證制度
隨著台灣的《電業法》修正完成,台灣逐漸走向電力自由化的腳步,在《電業法》通過之前,國內再生能源僅能賣給台電或是發電者自發自用,修正通過後,採用綠電自由化,應用於直供、轉供、再生能源售電業等再生能源自由化市場,建立綠電交易專區。
2017年1月《電業法》修正條文中,電業劃分新增再生能源發電業及綠能售電業,開放綠電直供及轉供,以及再生能源售電業自由買賣。並公布施行「自願性再生能源憑證實施辦法」,建立台灣再生能源憑證制度。

圖片來源:經濟部能源局
用電大戶設定綠電門檻,提升綠電需求
台灣的《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中要求用電大戶契約容量5,000瓩以上者,應於用電場所裝設契約容量規模10%的再生能源發電、儲能設備,或購買一定額度之再生能源電力及憑證,如果未達成以上條件,則須繳納代金。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於去年1月1日施行,從第一波用電大戶以5,000瓩以上大戶為門檻,數量約為506個大戶電號,扣除教育、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等後,總共有300多家企業,並須於五年(2025年)內完成設置契約容量10%的綠電,法規的完整及限制之下,企業使用綠電的需求不斷增加。
煤炭投資逐漸式微,資金可能轉向再生能源
在過去,東亞國家中、日、韓將大量資金投注於化石燃料,是全球最主要的化石燃料公共投資方,然而隨著全球超過 100 家大型銀行與保險公司陸續從化石燃料產業撤資,國際投資人的投資標的改變,將可能使這些從化石燃料產業移出的資金流向再生能源,並且影響國家能源轉型的發展。
報告指出,從2021到2030年,東南亞發展再生能源的需求將遽增,需要大量的資金挹注,其中估計太陽能投資為1,251億美元、風能投資為481億美元,其他再生能源投資為326億美元。而東南亞所發行的新興綠色債券,將促使國際投資人從化石燃料撤資,轉向再生能源投資。
東南亞當地企業與政府,開始重視發展綠能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在地企業與公共投資人,願意投資再生能源,如前面所提到的,根據綠色和平日本辦公室報告,未來十年東南亞將有 2,050 億美元的再生能源投資機會;另外在太陽能光電系統投資中,有72%來自東南亞當地,可見東南亞的綠能有很大的發展機會,而以下將概述目前泰國、印尼及越南的發展現況,來看綠電在東南亞的發展可能。
泰國
2016年泰國政府推動「泰國4.0」政策,期望透過改善能源系統,使潔淨能源供給可以有效率配合人口增長,並且促成能源轉型,之後推出「能源4.0」政策,包括「電動車」、「儲能」、「再生能源」和「智慧城市與智慧電網」4個領域。
在發展再生能源的趨勢下,在泰國的《電力發展規劃(2018-2037)》中明確表示,泰國的目標是成為低碳國家,2037年前可再生能源將會占能源結構的30%。泰國投資委員會(BOI)也針對可再生能源發電和太陽能零組件的投資推出了許多稅收優惠政策,來加快達成計畫目標。
印尼
印尼是主要的煤炭出口國,本身有 60% 的電力是以煤炭發電。印尼政府希望在2025年達到再生能源佔比23%,截至2020年,印尼再生能源系統裝置容量含水力、地熱、其他再生能源等,已占全國電力裝置容量14.7%。印尼地熱資源豐富佔全球的三分之一,規劃2025年前商轉三項地熱計畫,與外國企業共同合作開發。太陽能方面,印尼推廣「新太陽能計畫」,主推屋頂型系統(2.3 GW),其次為水上型(857 MW)。
越南
越南透過國家電力發展計畫(PDP)制定每個十年度的電力供需規畫,根據第八版草案,越南在2021年到2030年的GDP年平均成長為6.6% 平均用電年成長將達8%。
越南目前主要的再生能源來源為水力發電,發電占比約26%;其他非水力的再生能源則約占5%。然而,因為許多企業對於綠電有嚴格的標準和要求,如微軟認定的再生能源技術類型並不包含大型水力,因此而PDP8草案與過去的規畫不同,政府會更積極發展水力以外的再生能源,並且達成2030年不含水力之再生能源發電占比32% 的目標。

圖片來源:PDP8
另外,越南當地政府與業者也發展出更多因地制宜的金融工具,例如:綠色債券、太陽能拍賣、躉購電價制度(FIT)等,並將推動試行計畫開放企業直接購綠電,來滿足企業使用綠電的需求。
結論
全球減碳的趨勢下,及國際企業供應鏈的要求,東亞國家逐漸提升綠電的使用比率,台灣電業法修正通過後,建立再生能源憑證制度,國內用電大戶條款通過,綠電需求亦日漸成長,企業需要購買綠電來提升競爭力,東南亞地區亦大力發展再生能源,東南亞多國及區域相繼宣布減排承諾,並採取更積極進步的能源政策,隨著技術發展及全球氣溫升溫,未來全球綠電需求的缺口勢必將擴大,煤炭投資的逐漸式微,都將帶給東南亞綠電更多的發展及投資機會。
參考資料
- China, Japan, and S. Korea see $205 billion renewable energy market in Southeast Asia – Greenpeace International
- Clean energy and Southeast Asia’s economic growth (ey.com)
- Southeast Asia Energy Outlook 2019 – Analysis – IEA
- RE10x10企業綠電倡議2021年度報告 by 綠色和平東亞分部 Greenpeace East Asia – Issuu
- 一張圖看懂電業法改什麼 – 經 News | 經新聞 (economic-news.tw)
- 50年最大修正《電業法》三讀通過 打破台電壟斷 開放用戶購電選擇 | 環境資訊中心
- 先進亞洲國家中,台灣唯一落後 圖解比停電還危急的「綠電缺口」|天下雜誌 (cw.com.tw)
- 印尼再生能源發展現況與商機 | 經貿透視雙周刊 (trademag.org.tw)
- [前進東南亞03] 越南如何因應全球綠電浪潮? – ASEAN PLUS 南洋誌
- 綠電產業鏈前進東南亞-以泰國及印尼為例
- 東南亞再生能源市場發燒中!東亞G3看見投資潛力 –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 臺灣
- 東南亞在對抗氣候危機上迎來進展!政府與金融業責任重大 –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 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