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台灣產業進軍東協、印度市場,往往會面臨到語言、文化、資金、相關法規等的市場考驗,若無妥善規劃和市場風險評估分析,將造成業者重大的損失。因此,進軍東協印度市場,除了足夠資金,人才、法規遵循是市場成功重要因素。

圖取自 freepik vectorjuice

東協印度人才合夥、聘用的不熟悉
近年,台灣產業不斷轉型,在東協印度市場的佈局也正從代工產業逐漸轉型成品牌及服務等相關產業。當然,人才的聘用上也與代工產業相當的不同。代工產業人才大部分只需要能夠完成交辦事務及例行工作人才,但品牌、服務業等產業成功除了專業本位外,是不斷的溝通、矛盾、妥協、腦力激盪、市場因素等各種因素的綜合型人才,因此一個好的國際化公司,一定免不了三種特質的人才:

(1)管理國際人才
(2)了解當地市場文化
(3)能與不同國家同仁合作

各國文化、工作習慣都不同,語言的不同導致溝通成本增加、誤會的產生都是常見的問題,如何找到那個平衡點是相當困難的。 

東協印度人才的文化認同不足、忠誠度低

近來常有國際新聞報導台商在越南、印尼工廠有暴動,破壞、縱火導致台商損失慘重,台灣也因為國際政治的窘境,也無能無力要求賠償,但從僥倖沒被破壞的台商案例中,可以發現到,就因為工廠裡有聘用當地人才主管,而免於成為破壞的標的。

而當地人才的聘用,通常是建立在薪水上,常常因為另一家公司多給一些薪水就跳槽,這對於台商的營運成本是非常高昂的,因為投入了相當的教育訓練成本,但卻無法有效的回收。因此,當地人才對於台商企業文化的認同以及懂的與台灣同仁合作,將會是最理想的人才選擇。

而這些優秀的人才,筆者認為就在台灣,台灣有相當多的東協印度學生來台求學,而這些學生在台就學期間,有相當的機會可以了解台灣當地文化、風俗民情,如能安排這些學生在求學期間到台灣產業實習,不論是企業、中小企業或是新創團隊,在實習期間,國際學生能有機會與台灣的同仁合作,懂的該間業者的核心價值與文化,也懂的如何與台灣同仁共事,畢業後這些國際學生就是這些業者最好的品牌大使和培訓幹部,未來也比台灣同仁有更高的可能性回到自己的故鄉去打拼。 

為什麼東協印度人才留不下來

東協印度人才留不下來有許多原因,筆者在這邊整理幾個常見的原因:

  1. 資訊提供不完整:大部分各校的國際處對於學生比較偏向於簽證和獎學金的作用,因此學生與國際處接觸大部分是為了權益或是發生問題時才會有聯繫。
  2. 資訊提供非英語化:各校定期都會有校園徵才博覽會,但可以發現,幾乎只有提供給台灣學生,而沒有國際學生的校園徵才博覽會。
  3. 簽證問題:學生畢業後只有六個月的有效簽證,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要經歷投履歷、面試等繁複流程,而且也有可能會面臨經濟問題,因此在這樣的各方壓力力下,許多學生選擇直接回國或到其他國家任職。
  4. 各區域國際學生資訊落差:筆者發現,同縣市各校之間國際學生彼此不太熟悉,如何好好的串起各校、各縣市的國際學生是相當重要的。

政府近年改善上述問題,相關法令亦鬆綁,仍期待更多政府及相關組織深入進行前端社群國際學生串接,瞭解並解決需要改善的問題,未來這些優秀的國際學生,除能協助台灣產業進軍國際外,亦推薦更多優秀學弟妹,以建立人才生態系。

感謝 STARTBOARD 分享資訊

林致孚 營運長 / STARTBOARD

Close Menu

掌握第一手資訊,獲得新創圈最新計畫與消息。

Jay Hsueh

現職

  • 社團法人亞太加速器網絡協會監事
  • 奧樂科技行銷顧問

學歷

  • 澳洲昆士蘭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
  • 台北大學應用外語系學士

經歷

  • 2013/08-2014/12順聯國際有限公司創辦人/執行長
  • 2012/07-2012/12 UniQuest 投資專員

專業

  • 1. 創業管理/新創事業發展與管理/新創事業策略管理
  • 2. 財務規劃與分析
  • 3. 產業分析與市場研究

於澳洲留學期間專注於創新與創業學程,並獲得澳洲UniQuest 邀請成為投資計畫專案研究員,於澳洲參與新創事業投資評估以及輔導。2014 年協助奧樂科技行銷並獲得亞太資訊奧斯卡(APICTA)優勝。專長在於科學研究成果商業化、國際行銷、創新與研發管理,並具有創業以及輔導育成經歷。